三轮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三轮车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厦金首度携手送鱼苗回家在厦金海域进行增殖放流

发布时间:2021-01-20 18:54:11 阅读: 来源:三轮车厂家

首次“两门同放”

●地点:厦金海域

●数量:放流水生生物近80万尾

志愿者通过导流渠亲手将鱼苗放入大海。

厦门

放流3万尾黄鳍鲷、50万尾黑鲷、10万尾大黄鱼和10万尾青斑。

金门方面放流鱼苗。

金门

放流2万尾黑鲷和5千尾黄鳍鲷等鱼类,以及1.5万粒象牙凤螺、5千尾三疣梭子蟹、1万尾远海梭子蟹。

航拍

昨日在厦金海域,厦门与金门的放流船首次实施联合增殖放流。(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摄)

征集的志愿者在五缘湾增殖放流。

5月28日本报A03版报道。

6月10日本报A04版报道。

6月11日本报A02版报道。

7月30日本报B05版报道。

本报志愿者开心参与本次活动。

参加增殖放流活动的小志愿者高兴地将鱼苗捧起。

昨天上午在厦金海域,厦门与金门的放流船首次实施联合增殖放流。

这次活动由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金门县水产试验所联合举办,本报协办。本报征集的近20名志愿者参与活动,他们和金门朋友一起将鱼苗送入大海,他们赞叹,“这真是一次奇妙的旅程”,而且,“感觉和台湾同胞的心更近了”。

“你好!”

“你好!”

昨天上午,在厦金海域,中国海监8020船与金门放流船还相距四五米时,船上的两岸渔业人员就像老朋友般热情地打起了招呼。

两艘船越靠越近——船头,8020船的工作人员将缆绳抛向了金门放流船;船尾,金门船的缆绳也被抛向了厦门船。两条缆绳连接起两条船,彼此的距离越拉越近。相隔大约1米的距离,两岸参与放流的人员努力伸出手,隔着海,紧紧握在了一起。

1.885海里,是昨日厦门的5艘放流船离小金门最近时的距离。而在厦门放流船队中穿梭往来的,是来自金门的3艘放流船。

随着约定的放流时间临近,两艘船将分开作业,尽管这次海上寒暄短暂到双方都来不及细聊,但在即将分离前,金门县政府建设处处长许志忠还是抓紧最后机会回应与厦门海洋渔业专家们的约定:“我们要将这个活动办下去。”

有趣的是,就在两艘船逐渐分开时,现场发生一个小插曲——由于绑在船尾的缆绳没有收起,8020船在启动前进后,很快又不得不退回来解开绳子——短短的几十秒钟逗留时间,却意外多给了双方一个再说“再见”的机会。

昨日上午10点30分,随着长达30秒的汽笛声戛然而止,8020船上的志愿者和参与放流的嘉宾一起解开装鱼苗的塑料袋,将鱼苗通过导流渠倒入了大海;另一边,满载着大黄鱼苗的活水船与金门放流船紧靠在一起,双方工作人员同时行动,两岸不同品种的“小鱼小蟹”被一袋接一袋地放入同一片海洋。

厦门与金门,实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两门”联合增殖放流。

离别时,就在两岸放流船“擦身”而过的一刻,双方人员微笑着,一边相互挥手道别,一边大声道一句:“再见,明年再见。”

【侧记】

下次有这样的活动我还来

志愿者称赞活动新奇,让人有成就感

伴随阳光、海风,一段与鱼同行的奇妙旅程开始。

昨日早上,戴着印有厦门日报社logo的红帽子,近20名志愿者登上船艇,向厦金海域驶去,他们要和金门同胞“同放”鱼苗,向海洋深处撒入新的生机。

从登船那一刻开始,兴奋的情绪就持续弥漫整个船舱。“海里的鱼越来越少,我要把很多小鱼送入大海,让它们好好长大。”志愿者中有4个小学生,杨洋就是其中一个,刚和同行的小伙伴见面,他就兴奋地谈起此行自己肩负的“任务”。各种不同品种的小鱼苗被装在一个个透明袋中,几乎摆满了整个甲板,孩子们结伴走出船舱,透过袋子细细辨认所要放流的鱼种,和小伙伴热络地讨论着。大人们也难掩期待之情。

“我们到了!大家准备。”船长的话音刚落,立即引来舱内的一片沸腾,大人小孩竞相来到甲板上,在船上工作人员的帮助和指示下,十岁的叶泽铭向海内放入第一袋鱼苗,和着袋内的海水,鱼苗通过引流渠迅速游向大海,放流成功!一袋袋鱼苗袋被解开,一尾尾鱼苗被顺利放入大海——很快,船上的几十袋鱼苗悉数被送入海中。

同时,不远处的海面上,其他几艘渔船也同样进行着放流,“他们是从金门来的,和我们一起放流鱼苗。”郑红崖向儿子解释道。海峡两岸同胞一齐保护海洋环境,这样的场景让郑红崖有些感动,“能见证这样的一刻,何其幸也。”

昨日10点55分,快艇开始返航,带着些许不舍,志愿者们迟迟不愿离开甲板。“这真是一次奇妙的旅程。”29岁的叶丽丽告诉记者,这次的放流活动不仅让小孩子感到兴奋,对于大人来说同样是全新的体验,这其中的意义不仅在于首次放流鱼苗的新奇感,更多的是能为大自然和谐献出力量的成就感。

“下次还举办这样的活动吗?如果有,我还来!”还没回到岸上,叶丽丽就已经开始对下次活动充满期待。

全程推动

打造一个品牌

“江河湖海 年年有鱼”——从今年5月开始,市海洋与渔业局响应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的增殖放流主题,在本报的全程推动协办下,举办了一系列增殖放流活动。

自活动开始,本报和海洋部门就力争通过此次合作,将厦门的增殖放流办成一项品牌活动,在多个方面做了新的尝试。今年的增殖放流活动首开先例,通过本报征集热心市民参与其中;也首次实现了厦门金门同一时间在同一海域实施联合放流。

“群众参与性强、社会反响大、业界影响面广”——多个“首次”的成功尝试,获得业界对于今年增殖放流活动的积极评价,也真正将其打造成了属于厦门的一项品牌活动。省海洋与渔业厅特地在本报召开全省增殖放流宣传发动现场交流会,会上海洋部门联手本报的做法获点赞,被作为经验推广到全省各地。

>>花絮

朋友圈发“放流”

获赞数“破纪录”

志愿者赞本报号召力强大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江清卿激动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朋友圈:“你看,我的朋友圈获赞和评论数破纪录了!”江清卿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放流鱼苗时的照片,图片配文写着:“厦门日报加油!”仅仅半个小时,这条消息在朋友圈就获40多个赞和20多条评论。

“厦门日报的号召力太强大了。”江清卿说。评论当中,有人询问这是什么活动,有人向江清卿表示羡慕,这让他颇有些得意,“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十分荣幸。”江清卿感谢本报能够为他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倡导朋友们一起保护海洋环境。

>>声音

市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林怀远:

修补海域生态系统

海洋是厦门特有的资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坚持持续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对海域水生生物资源起到了重要补充,完成了对厦门海域生态系统的修补与搭建。

蓝湾科技董事长林秀芬:

取之于海洋,用之于海洋

我们向海洋要产品,这是海洋的馈赠,现在也到了我们该回报的时候了。我们要继续这样的活动,才能做到取之于海洋,用之于海洋,避免过度消耗带来的环境破坏。

志愿者:

日报活动留下美好回忆

说起此次放流的感受,34岁的志愿者江清卿感受最深的不是放流本身,而是与金门同胞“同放”的过程,“感觉和台湾同胞的心更近了。”

“日报的活动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次放流更是获益匪浅。”带孩子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郑红崖说,放流鱼苗不同于简单的劳动,更是对孩子的一次教育旅程。

>>链接

增殖放流将持续到10月

今年,本报对我市增殖放流系列活动进行了持续的跟踪报道。在昨日的活动之前,我市已举办过三场增殖放流活动。市海洋与渔业局表示,一直到今年10月,我市还将不定期进行增殖放流,向海中投放合适的水生生物苗种。(文/本报记者 林雯 袁舒琪 图/本报记者 王火炎 姚凡)

北京治疗口腔医院

解放军昆明总医院

海口哪个医院看妇科好

北京做胃镜大概多少钱一次